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岭南首页

【岭南】振兴传统工艺 让岭南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lingnan】2017-9-23发表: 振兴传统工艺 让岭南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展览现场,市民欣赏展出的精美宫灯。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摄9月22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网信办主办,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具体执行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

陶瓷相关 ,本文关键词:宫灯岭南传统传统文化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广东省非遗起来南方南非振兴

    振兴传统工艺 让岭南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展览现场,市民欣赏展出的精美宫灯。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摄

9月22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网信办主办,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具体执行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之“家国同庆人月圆——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系列活动”,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正式启动。

广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汪一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刘红兵,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垂林,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花红林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多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青年艺术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激发传统文化生机和活力,推进非遗传承发展。当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岭南薪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人月两圆——中秋悦缘创意灯会”“林帝浣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展”和“2017‘我是非遗小记者’成果展”等。

由《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联合推出的“活起来·火起来——年轻人的非遗故事”系列报道也在当天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是积极探索非遗全媒体报道的又一尝试,报道将聚焦近年广东年轻人自觉传承非遗、活化非遗的案例,展现岭南新生代的创新思维与文化情怀,揭示岭南非遗的“活力之源”。

全面展示广东

非遗保护生动场景

广东是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省,非遗保护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今年7月,广东省首家省级平台型非遗工作站“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在289艺术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挂牌成立,为振兴传统工艺探索“岭南路径”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次系列活动是工作站成立后,首次参与的非遗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岭南薪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是其中的重头戏。展览图文并茂,从文化扶贫之非遗贡献、传统工艺振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等七个章节,展示5年来岭南非遗保护的生动场景。

我省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的开展,同样亮点纷呈。在展厅里,哈密刺绣《丝路绣语》的亮相惊艳全场,这是广州大学组织的第三期跨省异地培训“新疆哈密刺绣普及培训班”学员的毕业作品。该作长2米,高1.2米,由该校老师负责图案设计,再经参加培训的50名新疆绣娘合力绣制而成。

《丝路绣语》将哈密瓜、葡萄、蓝牡丹等新疆特色风物,与代表广州的木棉花、荔枝巧妙结合在一起。整幅作品寓意深刻,一针一线勾勒出文化大融合、民族大团结。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裴继刚表示,绣娘们通过培训,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工艺,创作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一些绣娘还通过高级定制将刺绣与晚礼服相结合,成功走进巴黎时装周。

中山大学教师、画家林帝浣带来的25幅“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也在本次活动展出,为观众带来了诗意般的享受。去年,“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画正是当时的推介宣传画,充分展示了动人的中国非遗之美。

专家回答“小记者”

要让非遗更“好玩”

活动现场还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小主持”:来自黄冈小学五年级的谢宗羲与陶育路小学四年级的袁梦想。他们都是2017“我是非遗小记者”活动的成员。6月10日,他们来到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近距离接触、采访非遗传承人,亲身体验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

当天,在《南方日报》记者引领下,两位“非遗小记者”登上舞台,与著名漫画家胡庆麟、中山大学教师林帝浣、“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敏欣、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裴继刚、广州文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主任朱钢,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会。

“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小朋友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要怎么做呢?”在“小记者”追问下,嘉宾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裴继刚认为,非遗其实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让非遗走进生活就能释放无限魅力。“对年轻人来说,非遗必须变得‘好玩’。”朱钢在现场展示了一款文创产品“粤剧脸谱卡通挂钟”,让“小记者”们爱不释手。

在林帝浣看来,非遗传播手段既要创新,也要根植传统。他以自己手绘的“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为例来进行说明,“国画的表现方式虽然传统,但只要融入现代人的心理感受,也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爆款’。”

胡庆麟一直以广府传统文化为素材创作“炭烧老广”系列漫画,近年来深受读者欢迎。“我从小就住在西关大屋里,它就是我心中‘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广府文化的结晶。”在胡庆麟看来,非遗传承不能将老祖宗的东西封存起来,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动漫就是其中一种有力的媒介。

去年,胡庆麟创作的“鳌鱼”成为广府庙会的吉祥物。在访谈中,胡庆麟进一步透露,借中秋临近之际,他将与《南方日报》、南方联手,以这一漫画形象为基础,融合岭南中秋民俗等元素,共同推出系列趣味动漫产品,并进行在线传播,为非遗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活起来、火起来”进行有益探索。

特写

“创意宫灯”寓意薪火相传

国庆长假与中秋佳节将至。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节日,“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敏欣与多位小朋友以“家国同庆人月圆”为题共同创作的“创意宫灯”也在启动仪式上亮相。现场嘉宾共同为“创意宫灯”举行亮灯仪式,宣布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寓意岭南非遗薪火相传。

“创意宫灯”长、宽均为1.2米,是标准型的悬挂式六角宫灯,也是“囍悦生活沙龙”之“人月两圆——中秋悦缘创意灯会”的代表展品之一。

宫灯以刺猬紫檀木制作而成,六角雕有如意、灵芝,灯架镂空雕花采用唐草富贵花纹。

宫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玻璃绘有罗敏欣亲笔绘制的牡丹、菊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宫灯的上层玻璃画,则由树华美术组织的6名“小画家”共同绘就,他们的平均年龄仅8岁。记者看到,玻璃画正面的“囍”字格外醒目,后面嫦娥在月色下翩然起舞。另外,五面玻璃画则分别绘有粤剧、南狮、龙舟、早茶、小蛮腰等岭南风物与广府民俗。

“这些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触红木宫灯,但他们都对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树华美术289分校校长周泽涛介绍。

罗敏欣表示,非遗的传承不能单靠个人力量,需要年轻人共同参与。她期望,活动能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广式红木宫灯”的文化内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杨逸 陶明霞 通讯员管志雨 实习生王萍 梁焯贤

岭南lingnan相关"振兴传统工艺让岭南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岭南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岭南lingnan的支持,对于振兴传统工艺 让岭南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lingnan】更新:2017/9/23 4:02:31)
大师们正在瓷盘上创作。信息时报记者巢晓摄信息时报讯(记者张建林通讯员海宣)在瓷器上绘画并不新鲜,但是当把岭南画派的国画与广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也算是一种大胆尝试。昨日,广州 >>
11月19日,是岭南天地商业街面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刚获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封伟民、大唐陶业艺术总监范安琪等人的陶瓷作品在岭南天地商业街展出。作为祖庙东华里改造的初次成果展示,石湾陶瓷是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