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澳门学生来广州学中医:爱上岭南医学,传播中医魅力 |
【lingnan】2019-12-18发表: 澳门学生来广州学中医:爱上岭南医学,传播中医魅力 3年前,赶在最后时刻,何泳仪重新填写志愿,在志愿表写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了一名中医学本科生。她说,这是一次正确的决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像何泳仪这样的澳门学生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11月 澳门学生来广州学中医:爱上岭南医学,传播中医魅力3年前,赶在最后时刻,何泳仪重新填写志愿,在志愿表写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了一名中医学本科生。 她说,这是一次正确的决定。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像何泳仪这样的澳门学生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11月,学校共有港澳台学生1212人,其中澳门学生83人。在广州学中医,澳门学生不仅可接受正统的岭南流派中医知识,而且能更加了解祖国的过去与未来,加深了自己的身份认同,点燃心中的爱国情。 中医情深渊源有自 北上学中医,是家庭熏陶的结果,也是少年志向所在。 说来也巧。何泳仪生于1999年,是名“回归宝宝”。她年纪不大,但与中医渊源颇为深厚。祖父是跌打医馆的老中医,开中药、做针灸、治骨折有一套。父亲开了一间武术馆。成长在中医和武术环境中,何泳仪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她曾代表澳门队,斩获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女子冠军。 高中时,“身怀绝技”的何泳仪思考,能否成为一名“懂医术”的“武功好手”,用亲身经历推广中医药文化。 周淑莹是何泳仪的同班同学,自小在澳门长大,少时生病多依仗中医,母亲是个“中医粉”,耳濡目染之下,她对中医产生兴趣。 她的中医之旅不平坦。起初,她曾想过学习西医外科学,后来,她意识到,西医更多的是解决“燃眉之急”,中医讲究整体辨证观,关注治未病,这才笃定了未来的学习方向。 澳门学生坦言,尽管对中医有兴趣,但是学中医远比想象中难,“中医是一门学不完的科学”。 童年时,在药铺,何泳仪看着爷爷“刷刷刷”开药,很是过瘾,读医后才发觉,这不是“自己一天就能练成”,而是需要数十年修炼方可达到的境界。 在周淑莹看来,中医之难在于个体化。西医讲究标准化治疗,但在中医体系中,每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的症候是不同的,这需要医生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这不是一件易事,但也是中医魅力所在。”周淑莹说。 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赴穗学中医,加深了澳门学生对祖国的了解,点燃心中的爱国情。 国庆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研学活动,将境外华人华侨学生分成7个考察团,前往全国6个省份进行调研,开展系列历史文化学习活动。 时隔多年后,周淑莹再次踏足南京和安徽,感慨城市的发展速度之快、生活之便捷、交通之发达。 在广州生活久了,周淑莹觉得,“这里就是第二故乡”,物价低,生活节奏慢,压力小,“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即可”,“移动支付很方便”。 周淑莹希望,学成后,考取粤澳两地医生资格证,成为一名穿梭两地的执业中医师。 中医是广东与澳门的连接桥梁。近年来,在两地政府的共同推动下,粤澳中医药合作力度不断加大,正在成为中医药“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2008年2月两岸四地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在澳门成立。201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的首个国家级重点中医药领域实验室落户澳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落户澳门…… 在澳门时,何泳仪留意到,家门口的中医诊所,就诊的人多了,中医药新闻资讯丰富了,百姓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更高了。 然而,也有部分人暂时没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 “从身边事做起。”何泳仪谋划着,在社区,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向身边亲朋好友推广中医,让他们感受中医药的魅力,“磨破嘴皮,都比不上一次好疗效”。 【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肖建喜 【图】 岭南lingnan相关"澳门学生来广州学中医:爱上岭南医学,传播中医魅力"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岭南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岭南lingnan的支持,对于澳门学生来广州学中医:爱上岭南医学,传播中医魅力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lingnan】更新:2019/12/18 4:21:55)
![]() |